信贷支农形成特色养殖“一条街”
日前,笔者在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石井村了解到,在安顺西航南马村镇银行的的支持下,为扩大养殖规模,打开市场销路,当地养殖农户张洪芬率先扩建养殖场至年出栏20000头的规模,利用流转村民的责任田或租用土地完成了第一步扩建,目前已于2021年4月出栏首批2000头,获得代养费60余万元,受张洪芬影响,杨庆能、陈本文等农户也开始修建养殖场,目前建成已投入使用的已有4户,另外的7户已在筹划之中,已经形成了特色养殖“一条街”的雏形。
鸡场乡是安顺市西秀区所辖的一个民族乡,位于西秀区南部,距安顺市区34公里,北靠宁谷,东连双堡,西邻岩腊,南抵紫云县界,为省级二类贫困乡镇。近年来,国家通过大力实施精准扶贫、统筹安排、分类梳理,积极落实具体帮扶措施,全力推进该乡镇精准扶贫工作,鸡场乡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不断飙升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多年来安顺西航南马村镇银行一直贯彻“支农支小”发展理念,对鸡场乡的特色种养殖项目给予信贷支持,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截至2021年7月末, 成立短短8年的安顺西航南马村镇银行就在该乡投放贷款591.5万元。
张洪芬告诉笔者,石井村还不富裕,但老百姓人穷志不穷,到南马银行借钱做到有借有还,按期还本付息,从不逾期,南马银行也相信我们,无论是哪家,只要申请一交,马上办贷,真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。
40出头的张洪芬以养猪起家,从南马银行成立就和一直打起了交道,几百、几千到几万,张洪芬在南马银行的借款数额随着家业扩大而增多,借了还,还了借,不拖欠,不逾期,信誉很好。
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修建房屋的那年,大儿子要结婚了,计划新盖一栋两楼一底的房子作为新房,正在用钱的接骨眼上,小女儿考上了外省的一所专科学校,学费、路费需要近万元。为了把房子修的体面一些,她已经倾其所有,还在南马银行贷了3万元,现在房子没建好,装修款也还没着落,现在孩子要读书,怎么办呢?他再一次走进了南马银行,说明了原委,希望南马银行再贷5万元给她,帮她度过难关。根据张洪芬本人多年与南马银行业务往来情况和他的信誉度,南马银行很快在3天后把5万元贷给了他。事情过去了五六年,这件事一直挂在她的心里,总想着有机会能为南马银行做点什么,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。
2020年,南马银行积极践行“服务当地、服务三农、服务小微企业”发展理念,改变以往在家等待客户上门的模式,对辖内7个乡镇101个村寨业务范围进行了划分,客户经理、机关后台人员纷纷到各乡镇走访,宣传小额农户贷款,石井村很多老百姓对村镇银行不了解,拒绝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调查了解。她用自己的经理现身说法,动员群众,乡亲父老们也知道他的这些事,纷纷效仿,南马银行很顺利的进入石井村办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。
2021年初,张洪芬到兴义、长顺、惠水等周边县区考察后动了把扩大养殖场规模的年头。养了几十年猪的她很清楚,由于规模小使她受制于人,受制于市场,辛辛苦苦一年到头,猪养大了,赚钱的却不是她,而是二到贩子和屠户。西秀区的猪以皮厚、肉鲜、味美著称,随着经济的发展,养殖成本越来越高,但收购的猪价却没有多少增长。张洪芬是个实在人,她的猪全是熟食喂养,饲养周期长,成本高,和生食喂养的猪比较起来根本不划算,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她养猪的积极性。所以,她想要把养殖场规模扩大,进行规模化养殖,在市场上掌握话语权。
这一次,她又在南马贷了50万元,加上自己的积蓄,总共花了500多万元建起了养殖场,现在的猪不在像以前一样混养,而是按年份和大小分圈饲养,目前,张洪芬与黔西南某公司签订了代养生猪协议,首批代养生猪2000头已出栏,靠着生猪代养费又进行养殖场的二期扩建,张洪芬的成功让许多老百姓看到了勤劳致富的路子,受她影响,石井村有10余名农户开始进入养猪这个行业,并已养殖猪仔约500头,陈洋、张俊仁等农户加入了张洪芬的合作社,石井村逐步形成了特色养殖“一条街”的雏形。